设为首页 | 收藏本站欢迎来到凯发娱乐科技有限公司!

已阅读

收获稳稳的幸福

作者:admin      来源:admin  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2-01

  春雷响,万物生。3月6日,雷鸣划破天空,暴雨倾盆而下,干涸的烟田变得滋润,这让忙碌许久的罗祖江终于迎来了短暂的休息。

  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,罗祖江收拾着饭桌上的杂物,看着两个儿子在桌子上认真写着作业,厨房里的妻子和母亲正忙碌着准备晚饭,薄如蝉翼的腊肉晶莹剔透、切片的牛肉码放整齐、新鲜的鸡蛋汤透着鲜美,香味猛地窜进鼻子里。

  灯火闲坐,家人可亲。从前一家人聚少离多,如今家人在身边,看着温馨的画面,33岁的罗祖江嘴角不自觉上扬。

  2020年初,本想外出务工的罗祖江被“困”在了老家广西南丹县六寨镇雅陇村,看着母亲鬓角的白发,两个儿子稚嫩的面孔,这让原本在外务工10余年的罗祖江萌生了留在家里的想法。

  在家能做什么呢?种稻、养猪、打零工……这些被罗祖江一一否决,“种烟”两个字浮上了他的脑海。

  妻子蒙燕梅对种烟不甚了解,原本她仍是想着外出打工,当罗祖江与她仔细分析种烟的优势后,夫妻两人决定接过母亲的担子,接管家里15亩烟田。

  “烟草公司按合同保证收购,销售渠道有保证;政府帮忙建设烤烟房,还给予租田补贴,烟草公司给予育苗、肥料等补贴,降低投入成本;种烟过程中有烟技员全程指导,提供技术支持。”罗祖江说:“种烟投入成本低、收入稳定、有技术指导,我决心试一试。”

  为了走好种烟第一步,罗祖江把全部身心投入到烟田里,有什么不懂的,主动向烟站技术员罗传东请教。从育苗、起厢、盖膜、移栽、培土、施肥、打药、采收,再到烘烤,他把种烟的技术一样一样学到手。

  一个烟季下来,罗祖江的脸庞逐渐变得黝黑,双手也磨出了茧子,但是看着刚刚烤出来“金叶子”,他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。

  “祖江是我们第一个回家种烟的90后,他脑子灵、身子勤,每次培训他都是拿着空本子来,又带着写满的本子回去,年轻人接收新知识比较快,总是提早一步做好准备工作,是个实实在在的人。”六寨烟站站长吴振华介绍,罗祖江是他的重点关注对象,看着罗祖江一路成长,从种烟“小白”变成了烟叶生产小能手。

  “我们根据制定的《标准化生产技术指导方案》,对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指导,解决烟农不会种烟、种不好烟的问题。”罗传东说,“例如烟厢高度、烟株株距调整,罗祖江都是不折不扣地执行方案的要求,种出来效果好。”

  “种烟要有耐心、细心,因为工序繁琐,要抓好每一个生产环节,关注每一个细节,技术员怎么指导就怎么干,把烟叶生产每个环节技术措施都执行到位,才能种好烟、烤好烟、卖好烟。”罗祖江介绍。

  种烟收入可观,罗祖江的心也定了下来,坚定了当一名“铁杆”烟农的决心,15亩、25亩、40亩、80亩……逐渐扩大种植面积,还购置了起垄机、培土机、盖膜机等农机,烟叶生产也走上了机械化道路。

  “老一辈种烟很辛苦,以前我爸妈一年最多种6亩,我今年种到了80亩,明年还想扩大面积咧。”罗祖江说,“现在机械用工更加快了,提高了生效效率。”

  逐年扩大的种植面积,增加了罗祖江也收入,也了却了他的一桩心事。2022年拿着刚刚卖烟的收入,重新装修了家里的房子,锃亮的瓷砖墙面、明亮的客厅、崭新的灶台、智能的电器……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,母亲和孩子脸上的笑容更多了,这是罗祖江原先想也不敢想的事情。

  “以前在广东打工的时候,每个月钱都是刚好够用,孩子一天天长大,母亲慢慢变老,自己身上的单子越来越重重,也不懂几时攒到钱装修房子。”罗祖江说,“回家种烟又能陪在家人身边,还把房子装修了,比在外面好多了。”

  原先,六寨镇流传着这样一句线后不谈种烟”,烟农队伍缺乏年轻的面孔。一开始,选择回家种烟的罗祖江并没有得到朋友们的理解,不少朋友十分疑惑,为什么他不留在大城市打拼,而要选择回家当一个农民。

  曾经,罗祖江也曾动摇过,虽说家里种过烟,但是对常年在外务工的他来说,种烟也是一个新领域、新挑战。

  第一年要学习的东西很多,几乎烟叶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向技术员请教。所幸,有技术员手把手教,罗祖江逐渐掌握要领,逐年扩大种植面积,收入上涨,看到政策越来越好,他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。

  “烟草公司做好新能源烤房技术改造、引进低碳节能先进烘烤设备、强化生产必备设施保障,还积极争取乡村振兴产业奖补政策咧,积极为我们烟农‘减负’。”罗祖江说,“南丹县党委、政府在‘十四五’期间乡村振兴产业奖补政策中明确提出,对种烟土地流转、冬翻、盖膜等环节给予补贴,种烟信心更足了。”

  罗祖江为90后烟农“打样”,如今六寨镇的90后烟农逐渐多了起来,如罗磊、罗祖纯、罗祖欢、罗祖幸这些年轻人都回到了家乡,种起了烟叶。

  每当提起罗祖江时,几位90后烟农都是赞不绝口。“我看到种烟又能有一定的收入,还能陪伴孩子成长,主动找他聊了聊,也决定先留在家里种烟。”今年27岁的罗祖纯说,“刚开始种烟的时候,我也遇到了很多问题,很多都是和一起讨论解决的,平常不管都多忙,只要一个电话,他都赶来帮忙。”

  原本罗祖纯在外务工,看着去年母亲背着孩子去种烟,母亲的双肩勒出了痕迹,小孩的脸也晒都干裂,想缓解家庭困难的他看到罗祖江在家种烟也有好收入,主动前去向罗祖江了解后,也决定留在家中种烟。

  “看着祖江种烟收益不错,我也跟着种了60亩,跟着大家一起发展。”常年在外务工的罗磊也加入了种烟队伍。

  这是罗祖江与村里的90后烟农一同跟着村里的老人学唱当地特有的山歌,他们身穿壮族服装,把酒言欢,一同讨论着即将开始的烟叶移栽工作。

  “我们几个人年轻人经常聚在一起讨论怎么种烟,有什么新的技术都一起学习。”罗祖幸说,“在浙江、广东打工4、5年,还是决定留在家里种烟,陪孩子一起成长,种烟有收入,心里也多踏实点。”

  现如今,这几位90后种植烟叶面积将近300亩,他们还计划着探索联合开办家庭农场,扩大生产规模,推动产业多元化经营。

  “现在烟草公司与地方政府、烟农专业合作社等,引导烟农发展‘烟叶+水稻’‘烟叶+蔬菜’‘烟叶+黄豆’‘烟叶+高粱’等一系列多元发展模式。”罗祖江说,“我们几个年轻人也想抓住机会,烟后种植水稻、黄豆、高粱,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,种植青蒿、甘蔗等,形成元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农村家庭产业综合体。”

  “拉线起垄忙移栽咧,人人都有好技术咧……”歌还在继续唱着,他们也在歌声里展望着美好的未来。(覃春娥、潘棉纯、容留)